为何蒋介石不愿让邱清泉当兵团司令?杜聿明:他疯起来连我都害怕
邱清泉是国民党军里一个挺有争议的人。你看,蒋介石整编军队时都没选他当兵团司令,还有他疯起来的时候,连杜聿明都心里发怵,这事儿就能看出他性格有多独特。
邱清泉老家在浙江奉化,和蒋介石是一个地方的。他打小就机灵聪明,受到了挺不错的栽培。他在永嘉县的高小上的小学,毕业时成绩全校第一。
1921年,他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,在浙江省立十中里排名第二。第二年,他成功考上了上海大学的社会学系。不过,还没等到大学毕业,他就做了个大胆的决定,那就是放下书本去参军。于是,他前往广州,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。
邱清泉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,打动了招生老师的心,顺利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的一员。得知被录取的那一刻,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,于是就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:“好汉握剑志气高,胸中藏兵无数豪”。
在黄埔那段日子里,邱清泉参与了两回东征大战。他战场上勇猛无比,又特别会想办法,因此被提拔成了入伍生工兵营的上尉连长。
在黄埔那段日子里,邱清泉因为个性骄傲,跟国民党左派不对付,结果被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给扣了起来。他没办法,只好写信给老乡蒋介石求帮忙,这才被放了出来。但这么一闹,蒋介石就觉得他这人立场不坚定,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。
没过多久,蒋介石为了让这位老乡历练成长,就把邱清泉调去了总司令部,让他做了贴身参谋,这也成了邱清泉官场生涯的起点。五年时光匆匆,邱清泉一路晋升,最后坐上了少将处长的位置。
为了给党国培养出色的军事将领,蒋介石下令挑选顶尖军官去德国深造,邱清泉凭借在全军考核中拔得头筹的优异成绩,获得了去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进修的机会。
从德国留学回来后,他不仅有着黄埔军校的背景,还跑到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深造了一番,这样一来,他就成了既懂中国又通西方的军事人才。因此,他被上级看重,挑大梁当上了教导总队的参谋长。
抗战那会儿,南京城打得火热,邱清泉带着他的教导队小伙子们,跟日军拼了命地干架,一直扛到最后南京失守。打了败仗后,他们不幸被日军抓去,强迫干苦力活。
邱清泉在同伴的保护下,成功脱身,随后又当上了国民党陆军装甲兵团的副头头。在昆仑关那场大战里,他带着装甲队伍冲杀,干掉了好几千敌人,还把日军里号称打不败的中村正雄少将给干掉了。
邱清泉在昆仑关战役中大放异彩,因为作战勇猛、无所畏惧,被人起了个“拼命邱”的外号。战争的残酷和带来的荣耀,让他逐渐形成了叛逆不羁的个性。
没多久,他就因为勇猛果敢出了名,但同样的,他那火爆脾气和难以控制的性格也在军队里传开了。结果证明,这样的性格对他的官场之路是个大绊脚石。
邱清泉性格倔强,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,这种特质在几场重要战斗中显露无遗,给国民党军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。
豫东那一仗,区寿年的队伍碰到了大麻烦,可这时候,邱清泉却愣是一动不动,没上前帮忙。他这么一来,自己手底下的兵马倒是没啥损失,但老蒋却对此很是不高兴。
要说豫东战役时他还懂得留点后手,保存实力,那到了淮海战役,邱清泉的做法简直就是无视上级命令,一意孤行,这让蒋介石对他彻底没了信心。
黄百韬的部队被敌人团团围住时,邱清泉的老毛病又犯了,他变得特别倔和不听话。为了去救他以前的45师手下,他竟然不顾大局,把整个兵团的计划都给耽误了,结果害得黄百韬的部队没能成功突围出去。
蒋介石在离开大陆之前,为了改变战局不利的情况,打算对国民党军队进行重新整编。在军队内部,很多人都觉得邱清泉最适合当第二兵团的司令,但出乎意料的是,蒋介石却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杜聿明,让他同时兼任。
蒋介石做出这种部署,主要是因为他心里对邱清泉的脾气挺没底的。杜聿明也坦白说过:那家伙发起疯来,连我都会觉得吓人!
邱清泉最后因为他的脾气吃了大亏。到了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由于对打仗的结果没了信心,他的行为就越发放肆了。在指挥部里,他一会儿大发雷霆,一会儿又喝得烂醉如泥。
邱清泉在面临改邪归正的机会时,却执意一条道走到黑。1949年1月,他在试图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,给自己的充满传奇却又饱受争议的人生,留下了一个凄惨的结局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